中新網重慶新聞12月9日電(劉相琳)解決群眾實際問題、帶動消費幫扶、發展山羊養殖、種植高山蔬菜……駐村第一書記余繼軍讓武隆山區的不少寶貝走出大山,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
愛心捐贈 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余繼軍駐村前是重慶文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的團總支書記。2021年5月,他被組織選派到重慶武隆區火爐鎮魯家巖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在駐村一年多的時間里,余繼軍通過調研走訪,了解村民需求,協調各方資源,實實在在地為鎮村和村民解決了一些急難愁盼的事情。
魯家巖村距武隆城區50公里,以高山地形為主,村民兩千余人。全村以烤煙、草食牲畜、高山蔬菜和勞務輸出為主要經濟支柱。
余繼軍在走訪中發現,部分村民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他和駐村隊員們對全村有小學生且困難的家庭開始一戶一戶地了解情況并造表登記。
2022年7月,一場以“呵護蓓蕾·點亮學!睘橹黝}的捐贈儀式在火爐鎮魯家巖村三樓會議室舉行。47名家庭比較困難的當地小學生獲得書包、書籍和學習用品等捐贈。
施家街二社的代全勝老人今年已是90歲高齡,原本和女兒住在一起,但他更喜歡自己住在老家。
余繼軍入戶走訪時發現了代全勝老家的安全隱患,于是協調重慶文理學院電氣學院的黨員教師,利用來村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之際,為代全勝、徐顯國、代中華等空巢老人的家庭安裝了電燈,更換了電線,解除了安全隱患。
產業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只有全村的產業和集體經濟發展好了,村民的收入才會增加,腰包才會鼓起來!庇嗬^軍不僅關心村民的家庭發展,更關心村社的經濟發展。
2021年經過調研和走訪,發展山羊產業成為他思考的方向,于是圍繞山羊養殖的產業發展思路開始行動。
首先是動員村民養殖山羊,其次是幫助村民發展山羊,最后是幫助村民銷售山羊。
徐樹是遠近聞名的山羊養殖大戶,其生產的“碗碗羊肉”成為武隆著名的農產品。在聊天中,余繼軍了解到徐樹遇到了流動資金困難。
余繼軍與徐樹商議,還是要繼續發展壯大“碗碗羊肉”的規模,于是他通過自己的資源協調到6萬元產業扶持基金,以山羊代養的形式注入徐樹養殖場,既解決了“碗碗羊肉”資金流問題,每年村集體經濟還可分得一定的紅利,促進了鄉村振興。
為了幫助村民增收,余繼軍想到了重慶文理學院龐大的市場優勢,一方面組織村民前往學校銷售山羊和“碗碗羊肉”,另一方面組織學校各部門及社會各界,來村里鎮上購買農產品。
駐村一年多以來,余繼軍邀請社會各界到鎮村開展“消費幫扶”活動,消費和購買農產品金額達到10萬余元。
為了發展鄉鎮經濟,他還協調專家為鎮編制鄉村振興規劃,為魯渝酒廠的擴建協調相關事宜,為魯家巖村八社的村道申請90萬元項目資金,鼓勵蔬菜大戶發展高山蔬菜,邀請美術學院師生為規劃中的碗碗羊肉加工廠設計方案。
在他的幫助下,目前,魯家巖村的山羊、碗碗羊肉、高山蔬菜已經發展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他不僅將武隆山區的寶貝賣出了大山,成為家喻戶曉的美食,還促進了當地村民的增收。
值班編輯:楊夢逸